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行业新闻

虹膜一体机:藏在目光里的身份密码

第一次在社区服务中心见到虹膜一体机时,正赶上张阿姨办社保认证。她颤巍巍扶着老花镜,工作人员只让她往机器前凑了凑,镜头旁先漫出圈温吞的柔光,没等她按老习惯绷紧肩膀,"滴"的一声,屏幕就跳出了"认证通过"的字样。张阿姨愣了愣,笑着拍机器:"这比刷脸省事,不用踮脚凑镜头了。"

这机器看着不过半人高,方方正正的机身,镜头嵌在斜面的凹槽里,倒不像精密仪器,更像个懂分寸的老伙计。可真要细究它的门道,得先明白虹膜这东西的"脾气"——人眼虹膜上那些像树杈又像溪流的纹路,打出生八个月就定了型,一辈子不变,连双胞胎都找不出重样的,比指纹、人脸都更难仿冒。但要让机器从这团棕黑的纹路里读出身份,可不是把镜头对准眼睛那么简单。

图片3.jpg

单是"看清"虹膜就藏着不少巧思。之前跟着工程师去调试设备,见他特意找了戴近视镜的小伙子试。普通设备对着镜片,屏幕上总蒙层白花花的反光,这台机器却稳当得很——镜头前斜斜嵌着片偏振膜,像给机器戴了副偏光镜,连镜片上的指纹印都挡在了外面。又让揉着眼睛的小姑娘试,她刚哭过,眼白里爬满血丝,机器也没乱认,原来它的算法会自动"绕开"血丝的阴影,专盯着虹膜那圈环形的纹路看。工程师蹲在机器旁调参数,指尖点着屏幕上的虹膜图像:"你看这处分叉,还有这小凹陷,才是真得记牢的'密码',别的都当背景滤掉。"

更难得的是它肯"迁就"人的性子。早些年接触过的虹膜设备,总像个严苛的考官,非得让人"抬头、瞪圆、别眨眼",赶上急着办事的人,越催越慌,反而卡壳。这台机器却松快得多。有次见个抱孩子的妈妈来办事,一手托着孩子,歪着头凑过去,镜头居然跟着轻轻转了转——后来才知道镜头底座装了微型云台,人稍微偏点头、低个下巴,它就悄悄挪挪位置,不用非得卡着"标准姿势"。调试的师傅说,他们在社区蹲了半个月,记了厚厚一本子:老人习惯低头看,年轻人爱歪着肩,连孩子们被抱着时眼睛的高度都标了记号,最后才把镜头的可动范围调得这么"懂事"。

用到实际场景里,它的"稳"才更显出来。之前在银行见过用它做开户认证,客户刚把眼睛凑过去,后台就弹出了虹膜特征比对结果,比输密码快得多,还不用摸键盘——对冬天戴手套的人来说,这点实在贴心。更要紧的是踏实,不像身份证可能丢,密码可能忘,虹膜这东西揣在眼睛里,除非自己递过目光,谁也拿不走。有次跟社区的户籍民警聊,他说之前用指纹机,总有人手指脱皮识别不上,换成虹膜一体机后,这种麻烦少了大半,"连手上沾着面粉的阿姨,洗完手擦干脸就能用,省事多了"。

现在再路过社区服务中心,常能看见有人对着那台机器抬抬手——不是按按钮,就是自然地把脸凑过去。机器镜头亮起来时,柔光落在人脸上,倒不像在做身份核验,更像在跟目光打个照面。谁能想到,那么复杂的身份认证,最后竟简化成了看一眼的功夫。这大概就是这类设备的妙处:把最精密的技术藏在最平常的动作里,让安全感跟着目光走,不硌人,也不麻烦。


Back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