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行业新闻

眼动跟踪的常用指标

如何用眼神捕捉信息?在脑科学研究、心理学、精神科等领域里,监测眼睛信息的变化(即眼动跟踪)是一种重要且常规测量手段。眼动跟踪技术通过捕捉眼睛的瞳孔直径、瞳孔位置等关键数据,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研究个体认知负荷的窗口。眼球运动的形式多样,主要包括注视、扫视、平滑追踪、眨眼和瞳孔收缩/扩张等。为了更有效地选择信息并形成清晰的像,这些眼动方式往往会交替出现,协同工作。

图片6.jpg

扫视(Saccade),也被称作眼跳,是指眼睛快速从一个注视点移动到另一个注视点的动作(A图中的蓝色箭头,B图中的黄色箭头)。扫视是双眼的快速运动,用于将中央凹(视网膜的中间部分)重新定位到视觉环境中的新位置。扫视运动的持续时间通常为10-100毫秒。在这些快速的扫视之间,是注视,即眼睛聚焦在某个点上。

注视(Fixation):指观察静止物体时,将物体的视觉映像固定在中心凹(视网膜的中间部分)的过程。此时,眼睛聚焦于一个点,例如句子中的一个词或场景中的一个物体(如上图中的红色圆圈所示为注视点),这些停顿允许眼睛获取视觉信息。注视是使视网膜稳定在静止感兴趣物体上方的眼球运动,持续时间为 100-400 毫秒。常见的注视指标有注视持续时间、注视点个数等。在注视过程中,眼球并不是完全静止的,而是以注视点为中心做微小的运动,这些注视性眼动包括微漂移(Drift)、微扫视(Microsaccadic)和微颤动(Microfibrillation)。

当个体与被观察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,为了保持视线始终追踪该物体,眼球会随之移动,当眼睛连续跟踪移动的目标时,就会出现平滑追踪(Smooth pursuit movement)。眼球跟随动态目标缓慢移动,通常物体运动速度低于 50˚/s,同样是双眼的联合移动,通常伴随着注视和眼跳。

眨眼(Blink)是一种快速闭合眼睑的动作,它也被称作“瞬目反射”。

眨眼的频率和模式有时候能透露出身体的秘密,比如困倦程度。打个哈欠,眨眨眼,可能会暴露昨晚没睡好的小秘密,研究表明,自发眨眼的参数可以表明个体的困倦程度。眨眼行为是研究人类行为、功能和认知的重要方面。传统上,眼电图等方法用于检测眨眼,但现代研究更多采用视频分析技术。瞳孔大小信号通常被用来识别眨眼,其中无信号的样本被视作眨眼。有一些眼动追踪器还能提供眼睑位置和眼睛开放度的数据,还有一些眼动追踪器结合这两种信号分析眨眼行为。

瞳孔大小的变化是大脑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的指标,与觉醒状态、情绪和认知功能紧密相连。在人类和动物中,瞳孔不仅在明暗变化下调整大小,还在运动、任务转换和环境不确定性下发生变化,反映出大脑对行为的优化调节。瞳孔测量技术通过精确记录瞳孔对特定刺激的响应,来反映个体的生理或心理状态。


Back
Top